坚持科学、高效、客观、公正、诚信、守密的服务宗旨,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司法鉴定服务
案例分析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案例分析
  •  >> 
  • 鉴案实录一
  • 鉴案实录一
    时间:2017-01-23 来源:吉林博信司法 点击:1061次

    疑难案例鉴定,本案双方争议巨大,由博信司法鉴定专家一锤定音。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司法办案机关侦案的准确率。

    一、案情摘要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记载:2013年12月24日13时许,XX驾驶吉B5XX--号小客车沿302国道由东向西行驶,当行驶至XX镇,因超车操作不当造成吉B5XX---号车辆翻入路连沟内,造成车内乘客丛某某、赵某某受伤。

    二、病历记载

    2013年12月24日XX医院住院病历复印件20XX---号记载:主诉:外伤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6小时,伴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

    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

    专科情况:颈部颈托固定,胸11、胸12、腰1、腰2各棘突及棘突间压痛阳性,余下的各棘突及棘突间无压痛,右上肢运动、感觉及血运尚可,左肩关节略肿胀,压痛略感,活动略受限,左肘、腕关节无压痛,活动尚可,末梢血运、感觉尚可,骨盆分离及挤压试验阴性,双侧膝关节以下感觉迟钝,痛觉存在,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左足背动脉较右侧搏动弱,末梢血运尚可。

    辅助检查:左肩关节正位X线片示: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胰脾彩超示: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头部CT、颈椎CT+三维重建、胸部CT+肋骨三维重建、腰椎CT+三维重建示:右肺下叶段炎症,双侧肺下叶异常密度,考虑创伤性湿肺,胸12椎体前脱位,胸12、腰1椎小关节脱位,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胸12椎体及左侧横突骨折,胸12椎体水平脊髓形态不清,密度不均,考虑脊髓损伤。

    诊断:脊柱压缩性骨折,胸腰椎骨不全脱位,双下肢不全瘫,胸椎横突骨折,胸壁挫伤,胸腔积液,肺不张,头部外伤,腹壁挫伤。

    治疗:2013年12月26日行后路复位、半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2014年1月14日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2014年2月24日经XX医院会诊,住院病历复印件20XX---号记载:诊断: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胸腰椎内固定术后,胸腹主动脉动脉瘤。并于2014年3月11日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

    术中见:……术中骨科XX教授台上会诊,患者腰椎固定AF钉一侧长出约1.5厘米,用磨钻去除后,用人工血管将其包裹。逐个拔掉腋动脉及右股动静脉插管,胸腔及腹腔仔细止血……。至2014年4月2日住院对症治疗。

    三、法医学临床检验

    1、检验方法

    按照《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对被鉴定人丛某某进行检验。

    2、体格检查

    神清语明,检查合作,头颅外观未见异常,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左胸部可见长575px手术切口愈合瘢痕,腹部正中可见长550px手术切口愈合瘢痕,左胸下部可见长37.5px瘢痕,右腹股沟处可见长150px瘢痕,腰背部正中可见长375px手术切口愈合瘢痕,四肢等长,肌力、肌张力正常,余未见异常。

    3、阅片所见

    阅:2013年12月24日胸腰椎CT片92XX号、2013年12月25日胸腰椎MRI片00XX号见:第12胸椎前脱位,第12胸椎、第1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椎小关节滑脱,左侧横突骨折,第12胸椎、第1腰椎体水平脊髓内见异常信号,未见胸腹主动脉瘤。

    阅:2014年2月24日胸腰椎正侧位X光片00XX号、2014年2月25日胸腰椎CT片00XX号见:第12胸椎、第1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见一根横杆、二根纵棒及8枚螺钉内固定影像改变,内固定分别固定于第11、12胸椎,第1、2腰椎体上,其中上2枚螺钉穿透椎体,达椎体前缘之前方,第12胸椎体轻度后移。

    阅:2014年2月25日胸腰椎CT片(炫速双源CT)00XX号见:在第11胸椎体、第1腰椎体的前方见胸腹主动脉瘤,其上端位于第12胸椎的上缘,下端位于第2腰椎体的上缘,胸腹主动脉主干位于胸腹主动脉瘤的前方,远离脊柱前缘。

    四、分析说明

    根据委托人提供的现有材料,包括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本次查体:丛某某于2013年12月24日因交通事故致伤后到XX医院就医,诊断:头部外伤,胸壁挫伤,胸腔积液,并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第12胸椎前脱位,第12胸椎、第1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椎小关节滑脱,左侧横突骨折,脊髓内见异常信号,未见胸腹主动脉瘤,于2013年12月26日行后路复位、半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并见一根横杆、二根纵棒及8枚螺钉内固定影像改变,8枚螺钉分别固定于第11、12胸椎,第1、2腰椎体上,其中固定于第11、12胸椎上的2枚螺钉穿透椎体,达椎体前缘之前方,第12胸椎体轻度后移。2014年2月25日胸腰椎CT片显示在第11胸椎体、第1腰椎体的前方见胸腹主动脉瘤,其上端位于第12胸椎的上缘,下端位于第2腰椎体的下缘,胸腹主动脉主干位于胸腹主动脉瘤的前方,远离脊柱前缘。于2014年3月11日XX医院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术中见腰椎固定AF钉一侧长出约1.5厘米,用磨钻去除后,用人工血管将其包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进行伤残程度评定。

    综上所述,1胸壁挫伤,胸腔积液,并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第12胸椎前脱位,第12胸椎、第1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椎小关节滑脱,左侧横突骨折,并行后路复位、半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根据本标准第4.8.3.b)条款之规定,评定捌级残。

    2.丛某某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胸壁挫伤,胸腔积液,并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第12胸椎前脱位,第12胸椎、第1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椎小关节滑脱,左侧横突骨折,并行后路复位、半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近一个月时发现胸腹主假性动脉瘤,此瘤的特点是位于脊柱的前缘,胸腹主动脉主干的后方,上缘位于第12胸椎的上缘,下缘位于第2腰椎的下缘,由于此瘤位置上的特点与第11、12胸椎固定之螺钉过长(达椎体前缘之前方)有因果关系,这是因为突出之螺钉可以直接或经过软组织作用于胸腹主动脉管壁上,使胸腹主动脉管壁受到损伤之故,无论任何原因,一旦主动脉壁发生任何以至是微小的损伤,其管壁的弹性便开始减弱,继之发生扩张,管壁随之变薄而更易扩张,进而弹力进一步减弱,管壁进一步减薄,在此基础上,血流动力学使之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此次瘤的形成和发展,Laplace定律T=p·r(T:张力,p:血压,r:瘤体半径)指出,瘤壁承受的压力与血压和瘤体半径成正比,即瘤体越大,瘤壁越薄,受压力越大,故瘤体必然继续长大,这就是此瘤在短时间内增大之原因。故此,丛某某胸腹主动脉瘤与本次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

    五、鉴定意见

    被鉴定人丛某某,胸壁挫伤,胸腔积液,并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第12胸椎前脱位,第12胸椎、第1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椎小关节滑脱,左侧横突骨折,术后。评定捌级残。胸腹主动脉瘤与本次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日

    联系方式:0432-67892888 / 0432-64560628 / 0432-64560627/18904325458 / 13578555787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华山路81号吉林博信司法鉴定中心(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楼)